微短剧风口季,行业协会打造实战培训“金招牌”

近年来,短剧行业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新风口。2023年,微短剧行业内容品质不断向好,用户日益壮大破圈增长。以《逃离大英博物馆》为例,该剧采用微短剧的形式,抖音平台收获4.1亿播放量。通过“文物归家”的主题,引发观众对流失文物的关注与思考,带动观众产生文化认同感并掀起爱国情绪。同年上映的《招惹》,以新鲜的悬疑爱情题材,精湛的演技,精良的制作,印证了微短剧走精品化路线的成功。而2024年火爆上映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更是把微短剧推向了市场热潮。

随着短剧行业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对于新人入局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短剧泛滥横行的时期,有调查显示爆款短剧中的高频词以及受欢迎的题材大多围绕着“千金、总裁等”展开,指出短剧现存的问题,粗制滥造、恶意引流、三观不正等。针对现存的短剧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网络微短剧的定义、审核标准、审查细节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而监管力度的加强有助于推动短剧行业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在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带着情怀和热爱涌入短剧赛道。为此,国家广电总局计划一年打造100部“微短剧+文旅”,以“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为主要目标,促进短剧行业的规范发展,也借此项目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626-28日,一场以“短剧+文旅”为主题的训练营活动在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短视频短片委员会和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组委会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与业内优秀专家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探讨。

训练营特邀行业头部机构和平台、一线制作及高校专家组成的金牌讲师团,围绕从业者最关心的政策监管、平台规则、实战操盘、爆款案例、出海密码等内容,从多角度剖析讲解微短剧的市场动态、创作规律、“坑”与机遇、未来趋势,该训练营聚焦“跟着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创作,致力于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新消费模式。基于办班宗旨,主办方不仅要为中国微短剧健康规范发展打造样板案例,还想为弘扬中国文化、助力经济振兴、展示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做出应有的贡献。

微短剧训练营发起人,光年杯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执行主席王正东表示在过去十几年的沉淀中所获得的成果,是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大家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这也是举办主题训练营的一个初衷,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因梦想、因情怀、因责任聚集在此地,共同为中国文旅事业尽一份力。

在训练营结业后,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片委员会举办了隆重的更名揭牌仪式。中广联合会会长范卫平与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片委员会会长李金荣共同为委员会更名揭牌,国家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二级巡视员方德运、中广联合会副秘书长徐江帆共同见证。

中广联合会联络部主任傅雪鹏,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会长张明智,中广联合会书画摄影委员会会长万顺府,中广联合会新时代文明传播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武,中广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委员会秘书长刘晓飞,中广联合会音乐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程矛等同志,短视频短片委员会副会长杜闻伟,副秘书长、快手副总裁余敬中,副秘书长、B站副总编辑王浩宇及移动咪咕、抖音集团、腾讯集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重庆广电集团、山东卫视传媒、智屏时代、量子之歌等成员单位有关代表与会祝贺,并围绕微短剧精品创作展开深入座谈。

展望未来,微短剧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内容品质化提升、多元化题材和形式、跨界融合与合作、商业变现模式创新、技术驱动创新发展和国际市场拓展等多个特点。这些趋势将为微短剧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目前,微短剧训练营已走过北海、北京两站,通过这一培训入口,连接、融合、赋能、服务,主办方期望给广大从业者提供一个资源型拉通平台,用短剧展示中国多彩文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推出更多精品内容,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也是举办微短剧训练营的初衷和愿景。接下来,微短剧训练营还将陆续落地国内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多地开花,福利传递,依靠精心组织和专业设计,汇成微短剧培训行业里的一股清流,努力打造为行业协会微短剧实战特训的“金招牌”。